Banner from WebUnion Chinese Network
[园丁自述]
[初涉泉河]
[新品鉴赏]
[市场介绍]
[真伪辩析]
[交换目录]
[精品拍卖]
[专家点评]
[发布信息]
[交友中心]
[藏界新闻]
[请你留言]
[古泉论坛]
[专题赏悦]
[泉友投诉]
[返回首页]

专家点评

上一页 下一页

早期先秦“半两”的辩识收藏心得

王晓东

市场上的先秦半两并不少见,但够得上收藏水准的不多,而真正算得上早期先秦半两的就更不多见。其价格近几年也是一路攀升,可说得上是古钱币中涨幅比例最大的了。

秦统一中国以后铸行的十二铢半两容易识别,但早期先秦半两和中晚期先秦半两的分别就不是那么容易、清晰了,尤其需要多看、多比较、多总结。其辩识方法我以为除了通常古钱币的辩识方法之外,更应着重研究其文字风格和形制特点。因为它有着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时期的突出特点,而这一特点也正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泉友如醉如痴地寻找、收藏先秦半两的原因。

1.文字风格

文字整体呈现明确的大篆圆转弧形笔法,尤其是“半”字,与后期的小篆方折笔法有明显差别,过眼多了,一眼即可识出。“半”字头两笔无论外撇或是内收,都呈大角度圆弧状,无方折写法;上横两头呈圆弧弯折,有的甚至就是弧度稍大的仰月纹状,鲜有方折;下横长短不一,并无一定之规。“两”字上横有长有短,有的甚至没有上横;方框多为圆肩,也有方折(交笔痕明显),两竖外撇,中竖较长,双人出头短,多呈两个并排“∧”状,有的干脆就偷懒简写成十字。

收藏过程中,除了追求径大钱重之外,如能注意对不同风采的钱文的收藏,将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乐趣。 有人把这个时期的“半两”钱文按其风格划分为古拙形、放逸形、长字形等类别,我认为除了少量的时间因素外,地域的因素更多。早期先秦半两钱文的内在精神是现代人绝对难以模仿的,因此从文字上辨别早期战国秦半两赝品是不很困难的。

2.形制特点

整体上讲钱体厚重,文字笔划粗壮高挺,隐起明显。有钱径较小者钱面中央隆起,侧看呈馒头状。 重量差别较大。市场一般多见8~15克的,运气好的话也可觅得接近20克甚至更重的。我倒是认为那些较为轻小、不为人们注意的,其实只要文字具备足够的韵味,也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,而且钱商对这种轻小半两一般不会索要高价。

钱径也是大小不一,30~36mm居多,再大者一般稍现即逝。 多为单一铸柄,或在穿孔上、下,或在左、右,或在斜方向。铸柄与周边溢铜少有打磨,多呈当初的自然形态。钱体不圆。上下双铸柄的一般是战国晚期半两,使用分流直铸式铜范而形成上下双铸口。

穿孔一般不方,有的只见钱面方穿铸痕,而穿孔却是用工具凿穿的说圆不圆、说方不方的孔洞,这样的凿孔钱一般还能看出从钱背凿向钱面时带起的卷边。如果穿孔方正而且钱体周边打磨光滑,而文字又是早期风格者,就要注意多看几眼了。

钱背多见不平和流铜。 早期的战国秦半两用泥陶范铸造,铸成后毁范取钱,因此几乎没有相同的版别,再加上国家未统一铸币,多为城邑自行铸造,因此文字风格随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,但无论如何整体形制和文字风格都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特征。所以辩伪应先从形制和文字入手。  

请查看和发表意见.

欢迎各位泉友赐稿,园地需大家共同浇灌才能形成一片好的休憩之处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