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南钱略述(连载2)
宋捷
二 作为中国安南地区铸造(私铸)的钱币
丁部零建国以前,安南一直作为中国郡县受中国政府的有效管理。由于经济生产力较当时中原地区落后的原因,安南的货币流通量很小。有关安南铸钱的历史史料无明确记载。但通过越南象山出土的开元通宝石范,可以推断至迟在五代时期,作为中国属地的安南地区已有自己的铸钱历史。
除官方立炉鼓铸外,私铸钱币牟取厚利的现象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发生,作为当时边远地区的越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,相信民间私铸更盛与中原地区。尤其是五代时期,安南地区未被战火波及,政局相对平稳,经济也有所发展。而中国当时的情况恰恰相反,十数个国家各自为政,战火纷飞。虽然各国大都铸造自己的钱币,但由于地方割据,经济封锁,流通到安南的钱币少了很多。安南此时仿造了大量的中国年号钱币以补充流通。此时安南铸造的钱币有三种:
1、 中国钱仿铸品:此类为当时流通货币仿铸品。或以中国钱为模,有开元通宝、光天元宝、乾德元宝、天汉元宝、汉元通宝、周元通宝、宋元通宝、唐国通宝等等。由于以中国钱为模,所以在文字风格上与中国钱一致,但在重量、直径、厚度上明显偷工减料;或根据中国通行钱币名称自行开模铸造,所见有开元通宝。文字仿照唐开元而小,楷书略有隐起,笔画纤弱无力(图二),还有一种隶书文字大小相间,率意质朴,颇有五代风韵,也是安南所铸(图三);南唐唐国通宝一般面深背浅,文字清晰。所见有隶书大字阔缘,面浅背深,文字一般都模糊不清,多出于广西一带,南唐故地反而少见。此品也应为安南所铸。(图四)
2、 自造钱名铸品:一种为按中国流通钱币为范,改动其中一字或数字的自造钱名铸品。所见者有以南唐篆书开元改范易“元”为唐国通宝之“国”的篆书“开国通宝”。据笔者在广西边境所见两枚,均阔缘薄肉,文字纤细,与普通品篆书开元小样相若。笔者认为,这种钱应为安南宣定、开和等割裂钱之肇始(有关割裂钱后文另述);另一种是完全自造钱名的铸品。所见有折三忠孝通宝、折五忠孝通宝大钱,隶书深字,周廓明显,背无文较浅,青白铜。与五代南汉飞龙进宝极类,应为当时安南仰慕中国儒家文化所铸带有纪念性质的花钱。
3、 以中国年号做钱名的自铸品:根据五代各国年号自铸,所见有按后蜀明德年号所铸明德元宝小平钱,旋读隶书,前蜀乾德元宝改范,易乾为明,明字楷书。笔者初见以为后蜀钱之创建品,后经多方论证,才知应归属于安南仿铸(图五)。尚有按闽永隆年号所铸永隆元宝小平钱,旋读隶书,文字娟秀,笔画细挺。与闽永隆的雄浑钱风差异很大。以上两者形制均与安南太平兴宝风格类似。这些年号钱当时中国本土反而没有铸造。
 
 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