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点评

上一页 下一页

金“正隆元宝”背双鹤鱼图案花钱鉴赏

冯瑞林

正隆元宝是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年间的钱币,为金建国42年第一钱。正隆钱仿北宋平钱,质地精良,文字俊秀,边廓整肃,至今我国北方传世与出土甚多,并不鲜见。

笔者1996年曾得一枚正隆元宝钱,生坑小平,轮廓方圆规整,钱文圆润劲挺,肉好峻整,色泽古旧,颇有神韵。是泉背铸双鹤鱼形图案,且图案生动,清晰逼真,左向逆转90度,俗称背范错置。经实测,该钱径25mm,穿6mm,厚1.5mm,重3.35g。《金.食货志载》:“正隆三年二月,中都置钱监日宝源、宝丰,京兆置监日利用。三监铸钱,文日正隆元宝。”金地铜矿缺乏,所置钱监不多,且时铸时罢。由此可见,铸钱数量不多,但以正隆钱存世数量较大。细审该泉,面文大小、厚重、外郭、内穿等与一般正隆行用钱为同一版式;观其铜质、文字精神与正用品无异,当属官炉之铸品。按背铸双鹤鱼形图案,归类于钱文花钱。笔者认为,此泉应是钱监开炉造币时首批铸造的玩赏品,亦带有一定的纪念性质。

从存世与出土的情况看,正隆钱的品种不多,版式单一,历代钱谱辑录的仅有一种存世较少见的“五笔正隆”与之相区别。上海泉家余榴梁、徐渊先生与人合著之《中国花钱》一书虽历时数载,广征博采,四海搜罗,亦仅收录一品圆穿背龟蛇双剑图案的小平花钱[编号:1094],且笔划臃肿,制作粗犷,似是民间铸物。由此可见,正隆花钱的存世极罕,而官炉所铸之正隆花钱则是凤毛麟角,今人难以所见之尤物了。

金代花钱多以飞禽走兽为装饰图案,如鸡、鹤、鱼、鹿、鹊、牛等等,均视为吉祥之物。尤以正隆之后,大定通宝花钱最为突出,具有很大的代表性。《中国花钱》所收大定花钱亦有背双鸟鱼形图案的(见编号1097、1098)。虽与正隆花钱不属同一版式,但实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按鹤、鱼、鹿、鹊等多为汉族传统之吉祥喜庆图案,其时已为金人所接收。此乃金人入宋,在大肆劫掠的同时,亦不可避免的受到汉人先进的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。在宋金对峙,各持一端的形势下,通过广泛的民族交往、商业贸易使得汉族的民俗风情、思想理念渗入金地,亦为金人所接受,以至于金人演习汉人的饮食起居,学汉文、说汉话、穿汉衣。难怪当时的女真人唐括安礼曾说:“猛安人(指女真人)与汉户今皆一家”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情景。

“双鹤延年,喜庆有余(鱼)”。这无论是在过去、现在,甚至将来都是人们祈求吉祥的一种必然心态。金铸钱监开炉造币时将鹤、鱼这两种吉祥之物铸到钱币上,也许正暗示着国运长祚、长治久安的一种祈祷。遥想当时与南宋对峙,南北各持一端,双方南侵北伐不断。金主完颜亮读词至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句,做梦都想挥鞭南下,渡过长江,占尽江南烟柳繁华之地。但笔者通观此泉:双鹤倒置,难以呈祥;鱼游浅底,何来喜庆。背面图案逆转90度,呈倒卧之姿,冥冥之中似有一种不祥的预兆。是铸钱监的误作?或是工匠故意而为之?至今已是难以考究的了。但历史的发展却又不能不令人有所深思:金在海陵王完颜亮统治时期,与南宋对峙已久。蒙古已逐渐发展为金人后方的威胁,而完颜亮则系以篡弑窃夺帝位,早已为女真族内部所不满。乃亟图南侵,以企转移国内尖锐的矛盾,并避蒙古之威胁。绍兴三十一年(公元1161年),便亲率六十万大军渡淮,进迫长江。欲自采石矶对岸抢渡长江,遭南宋抗金将领虞允文抗击而败退。金之境内汉族人民也纷纷反抗,义军四起,烽烟遍地,导致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爆发,金室贵族趁机发动政变,拥立金世宗完颜雍为帝,改元大定。完颜亮也因南侵失败,所部金兵闻变骚动,杀完颜亮仓皇北退,正隆年号也随之消亡。正隆元宝钱从1158年始铸到海陵王死后的1161年罢铸,仅短短的三年时间。由此可见,这枚正隆元宝背双鹤鱼形倒置钱却非吉祥长祚之兆。

这正是:古今兴亡多少事, 都付方圆天地中。

请查看和发表意见

WUBanner from WebUnion Chinese Network